阅王子让所集长留天地诗

· 刘崧
长留天地知何物,不在寻常文字间。 莫信萤光生腐草,须知宝气出名山。 乱馀制作和平少,删后篇章采录难。 曹桧有人思雅颂,百年气运总相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留天地:长久地留存于天地之间。
  • 寻常:平常,普通。
  • 萤光:萤火虫发出的光。(“萤”,读音:“yíng”)
  • 腐草:腐烂的草。
  • 宝气:珍贵的气息或宝物散发的气息。
  • 出名山:从著名的大山中产生。
  • 乱馀:战乱之后。
  • 制作:这里指文学创作。
  • 和平:和平安定。
  • :筛选,挑选。
  • 采录:采集收录。
  • 曹桧:“曹”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诗作,“桧”指秦桧,此处可能指一些存在争议或不太被认可的诗作。
  • 雅颂:《诗经》中的两类诗,这里借指高雅纯正的诗歌。

翻译

长久地留存于天地之间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并不在平常的文字之间。不要相信萤火虫的光能够从腐烂的草中产生,要知道珍贵的气息是从著名的大山中散发出来的。战乱之后,和平安定的文学创作少了,经过筛选之后,优秀的篇章也难以采集收录。有人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以及一些存在争议的诗作进行思考,想要追求高雅纯正的风格,这与百年的气运总是相互关联的。

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们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诗的开头提出长久留存天地间的不是寻常文字,强调了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的独特性。接着,通过“莫信萤光生腐草,须知宝气出名山”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真正珍贵的东西并非来自平凡之处,而是需要有深厚的底蕴和内涵。“乱馀制作和平少,删后篇章采录难”则反映了战乱时期文学创作的困境以及筛选优秀作品的难度,暗示了时代的动荡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到对一些有争议的诗作的思考以及与百年气运的关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思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