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玩月龙塘黄氏馆中听王伯允歌诗时值夏江上警报甚急
驾鹤峰头月上时,瘗龙塘下客行迟。
十年杀气何时息,万里流光有所思。
北去雁鸿天似水,南飞乌鹊夜多枝。
酒酣顾影那能寐,坐听王郎说剑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瘗(yì):埋葬。
- 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 雁鸿:大雁和鸿雁,常用来形容游子的漂泊和书信的传递。
翻译
在驾鹤峰头月亮升起的时候,我在瘗龙塘下缓缓前行。 十年的战争杀气什么时候才能停息,面对万里流逝的时光心中有所思索。 向北去的大雁鸿雁在如天一般广阔的水面上,向南飞的乌鹊在夜晚有许多栖息的树枝。 饮酒到微醺看着自己的影子怎能入睡,坐着听王郎吟诵说剑的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八月十五夜,一边赏月,一边为战争的局势和时光的流逝而感慨的情景。首联通过“驾鹤峰头月上时”和“瘗龙塘下客行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沉思的氛围。颔联“十年杀气何时息,万里流光有所思”,表达了对战争长久不息的忧虑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世事的思考。颈联“北去雁鸿天似水,南飞乌鹊夜多枝”,以雁鸿和乌鹊的迁徙为喻,暗示了人们的漂泊和不安。尾联“酒酣顾影那能寐,坐听王郎说剑诗”,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诗人在饮酒后,看着自己的影子,难以入眠,只能听着王郎吟诵说剑的诗,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苦闷。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