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原:山名,在今江西吉安。
- 无尘:法号,为僧人名字。
- 虚室:法号,为僧人名字。
- 海三:法号,为僧人名字。
- 禅僧:修禅的和尚。
- 东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 湛师:即湛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飞锡:指僧人云游。
- 晏岁:晚岁,指年末。
- 磨衲:僧衣。
- 贝多:梵语,指贝叶树,其叶可用于书写经文,此处代指佛经。(“讷”音“nè”)
翻译
三位禅僧(无尘、虚室、海三)要去东山迎接湛上人,他们即将出发踏上行程。他们能够凌空云游,就如同看见三根锡杖在天空舞动。年轻的他们已经游遍了海内四方,在这年末之时,他们在峰前迟缓地翻山越岭前行。他们的旧僧衣随着世间变化而珍藏,新翻译的佛经很少有人知晓。在塔前又传来黄荆生长的消息,希望大家能一同前来,慰藉我对他们归来的长久期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位禅僧前往东山迎接湛上人的情景。诗中通过“好去”“凌空飞锡”等词语,表现出禅僧们的出行之态和云游之姿,也体现出他们的修行精神。“青年海内游方遍,晏岁峰前度岭迟”既写出了僧人们阅历丰富,又描绘了他们在年末翻山越岭的艰辛。“磨衲旧藏从世换,贝多新译少人知”则从僧衣的珍藏和新译佛经的少人知晓,反映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神秘。最后一句“塔前又报黄荆长,万一同来慰远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们归来的期待和盼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对修行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富有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