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十五首

爨下焦桐斸素琴,螳螂一曲妙掺音。 谁知召对金商日,不识阳球有杀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爨下焦桐:爨(cuàn),古代指烧火做饭。焦桐,指烧焦的桐木,古人常用来制作琴。这里比喻珍贵之物被忽视。
  • 斸素琴:斸(zhú),挖掘。素琴,未加装饰的琴。
  • 螳螂一曲:指《螳螂篇》,古代琴曲名。
  • 妙掺音:掺(chān),掺杂,这里指琴音美妙。
  • 召对金商日:召对,召见对话。金商,古代音乐中的商音,代表秋季,这里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日子或时刻。
  • 阳球:人名,具体历史背景不详。
  • 杀心:杀意,杀人的念头。

翻译

在炊烟下,用烧焦的桐木制成的朴素琴,弹奏一曲《螳螂篇》,琴音美妙绝伦。谁能想到在那个被召见对话的金商日,竟有人不知道阳球心中暗藏的杀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即用珍贵的焦桐木制成的琴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来隐喻人生中的某些珍贵时刻或事物往往被忽视。诗中“召对金商日”与“不识阳球有杀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在关键时刻对他人真实意图的无知,暗示了人心的复杂和世事的无常。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物象和事件,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