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园公过访镜园步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步元韵酬之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桥初成十首
莲社叶心期,谈禅辨辟支。
观空聊指月,照寂更窥池。
发论鱼潜听,忘言石已知。
悠悠对挥麈,云雾豁然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孟秋十九日:甲子年的初秋,即农历七月的第十九天。
- 西园公: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好。
- 镜园: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居所或一个特定的园林。
- 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指杜甫(杜少陵)的诗作《游何将军山林》,该诗用了十个韵脚。
- 元韵:原诗的韵脚。
- 尹用平温尔惇:人名,可能是参与集会的其他人。
- 溪桥初成:新建的桥梁。
- 莲社:佛教中的一个社团,这里可能指诗人与朋友们组成的文学或哲学讨论团体。
- 辟支:佛教术语,指独觉,即不依赖他人教导而自行觉悟的修行者。
- 观空:佛教用语,指观察事物的空性。
- 指月:比喻通过指示来理解深奥的道理。
- 照寂:照见寂静,指内心的平静与清晰。
- 窥池:窥视池水,这里可能比喻深入观察内心。
- 发论:发表议论。
- 鱼潜听:比喻议论深刻,连水中的鱼都潜伏不动,仿佛在倾听。
- 忘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境界。
- 石已知:比喻议论深刻到连石头都能理解。
- 挥麈:挥动麈尾,古代文人在讨论时常用麈尾作为道具,这里指讨论。
- 云雾豁然披:比喻讨论后心中疑惑如云雾般消散,豁然开朗。
翻译
在甲子年的初秋第十九天,西园公来到镜园拜访,我们按照杜甫《游何将军山林》的十个韵脚进行创作,并以此回赠。当时还有尹用平和温尔惇一同参与,恰逢新建的溪桥落成。
我们如同莲社中的成员,期待着心灵相通,讨论禅理,探讨独觉之道。我们通过观察事物的空性来指引理解深奥的道理,内心平静地观察自我。我们的议论深刻到连水中的鱼都仿佛在倾听,而那些无法言说的真理,连石头都能理解。在这样的讨论中,我们挥动着麈尾,心中的疑惑如同云雾般消散,豁然开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秋日园林中的文学与哲学讨论。通过使用佛教术语和比喻,诗人表达了他们对于深奥道理的追求和理解。诗中的“莲社”、“辟支”、“观空”等词汇,展现了他们讨论的高深与超脱。最后,“云雾豁然披”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讨论后心灵的明朗与解脱,体现了文人雅集的精神追求和心灵交流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