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楼台送暑催秋扇

琴奏南薰曲未终,倚阑搔首又西风。 炎凉节序乘除里,新故人情反覆中。 暑气萧条随去燕,秋声嘹亮引宾鸿。 露华夜冷鸳鸯瓦,谁念班姬老汉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古代文体之一,多用于应制之作,即应皇帝或官府之命而作的诗文。
  • 楼台:高大的建筑物,这里指观赏景色的地方。
  • 送暑催秋:形容季节交替,暑去秋来。
  • 南薰曲:古代乐曲名,相传为舜所作,象征着和煦的南风。
  • 搔首:抓头,形容思虑或不耐烦的样子。
  • 乘除:比喻事物的增减、变化。
  • 反覆:变化无常。
  • 宾鸿:即鸿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人。
  • 露华:露水,比喻清冷。
  • 鸳鸯瓦:成对的瓦片,常用来形容夫妻或情侣。
  • 班姬:指班昭,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曾入宫为皇后及贵人的教师。

翻译

琴声奏起了南薰曲,旋律还未结束,我倚着栏杆,抓着头,感受着西风又起。 在季节的交替中,炎热的夏日渐渐消退,秋意渐浓,新旧人情也在变化无常中流转。 暑气随着南飞的燕子渐渐消散,秋天的声音清亮,吸引着远行的鸿雁。 夜晚的露水清冷,落在成对的瓦片上,谁会想起在汉宫中老去的班昭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季节的变迁,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情变化的感慨。诗中“南薰曲未终”与“西风又起”形成对比,突出了夏秋交替的迅速。后句通过对“暑气”与“秋声”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季节的转换。结尾以“班姬老汉宫”作结,借古喻今,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思和对旧日情感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