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遗事

青楼灼灼一枝春,曾沐天家雨露新。 檀板拍残湘水月,依稀犹记梦中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楼:古代指妓院。
  • 灼灼:形容花朵鲜艳明亮的样子。
  • 一枝春:比喻美丽的女子。
  • 天家:指皇室。
  • 雨露:比喻皇恩。
  • 檀板: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伴奏。
  • 拍残:指演奏到曲终。
  • 湘水:即湘江,流经湖南。
  • 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 梦中身:比喻虚幻不实的身份或经历。

翻译

在青楼中,有一位女子如春花般鲜艳夺目,她曾幸运地受到皇室的恩宠。檀板乐声随着湘江的月光渐渐消逝,她依稀记得那仿佛是梦中的经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青楼女子曾经的光辉与现今的迷茫。诗中“青楼灼灼一枝春”形容女子美貌如春花,而“曾沐天家雨露新”则暗示了她曾受到皇室的宠爱。后两句“檀板拍残湘水月,依稀犹记梦中身”则通过乐声的消逝和月光的朦胧,表达了女子对过去荣耀的模糊记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无常。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