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璧水:古代指贵族子弟学习的场所,这里指学校。
- 衣冠:古代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
- 宠荣:荣耀和尊荣。
- 沛中:地名,这里可能指沛县,古代教育发达的地方。
- 分教:分别教导。
- 群英:众多英才。
- 客毡:指在外的学子。
- 三余学:指利用闲暇时间学习。
- 家阀:家族的门第。
- 五节名:可能指家族中有五位有名望的人物。
- 汗竹: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书籍。
- 碧芸:香草名,这里形容香气。
- 檄书:古代官方文书,这里指召集令。
- 天官选:指朝廷的选拔。
- 金殿:指皇宫中的大殿。
- 觐:朝见君主。
翻译
在贵族子弟学习的场所,士人们受到了荣耀和尊荣,沛县这个地方分别教导着众多英才。 在外的学子不放弃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家族的门第中依然保留着五位有名望的人物的名声。 书籍在秋月的寒光中闪耀,碧芸的香气在午后的清风中缭绕。 召集令催促着进入朝廷的选拔,站在金殿之前,朝见圣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宗穆在璧水学习的荣耀,以及他被召入朝廷的情景。诗中,“璧水衣冠被宠荣”一句,既展现了陈宗穆的学识和地位,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后文通过“客毡不废三余学”和“家阀犹存五节名”等句,进一步强调了陈宗穆的勤奋和家族的荣耀。最后两句“檄书催入天官选,金殿当头觐圣明”则预示了他即将步入朝廷,朝见君主,展现了他的仕途前景。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陈宗穆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