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向知事韵律诗二首

· 郑真
松桂山中夜月凉,碧天西望峡云长。 帝乡旅泊春秋老,使幕宾陪旦夕忙。 苍镜启奁惊鬓白,朱衣引骑迓腰黄。 幸逢四海文明日,霄汉终看彩凤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乡:指京城,皇帝的居所。
  • 旅泊:旅居,漂泊在外。
  • 使幕:指官员的幕府,即工作的地方。
  • 宾陪:陪伴宾客,指应酬。
  • 苍镜:指镜子。
  • 启奁:打开妆奁,即梳妆。
  • 朱衣:红色的官服。
  • 引骑:引领骑马,指官员出行。
  • :迎接。
  • 腰黄:指官员腰间的黄色绶带,象征身份。
  • 四海:指天下。
  • 文明:文化昌盛。
  • 霄汉:天空。
  • 彩凤翔: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前程。

翻译

在松树和桂树环绕的山中,夜晚的月亮带来凉意,向西望去,碧蓝的天空中峡云绵延。 在京城漂泊,岁月匆匆,春秋已老,而在官员的幕府中,日夜忙碌于陪伴宾客。 打开镜子,惊讶地发现鬓发已白,穿着红色官服的官员引领骑马,迎接腰间系着黄色绶带的人。 幸运地遇到天下文化昌盛的日子,最终将在天空中看到彩凤飞翔的壮丽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夜晚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官场生活的感慨。诗中“松桂山中夜月凉”一句,既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凉爽,又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冷静。后文通过对“帝乡旅泊”和“使幕宾陪”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彩凤翔”则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