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同社太史汤嘉宾奉使册封便道省祝两尊人寿
千仞龙门昼不启,论诗对酒眼逾青。
新持汉节虚莲社,喜奉潘舆入鲤庭。
称庆金茎浮瑞露,延年玉札秘仙经。
白云谣后人难和,何日逢君得再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千仞:形容山峰极高。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龙门:比喻高门、显贵之家。
- 莲社:佛教中指僧侣聚集的地方,这里比喻清静的修行场所。
- 潘舆:指潘安仁,古代著名的孝子,这里借指孝顺的行为。
- 鲤庭:指家中,源于《庄子·外物》中的“鲤鱼跳龙门”故事,比喻家门。
- 金茎:指金质的器皿,常用来盛放贵重的液体。
- 玉札:指珍贵的文书或经文。
- 白云谣:古代的一种歌谣,这里指高雅的诗歌。
翻译
高耸的龙门在白昼也不开启,我们论诗对酒,眼中闪烁着更多的青光。 你新近持着汉节,空留莲社,欣喜地奉着潘安仁的孝行,回到家中。 庆祝时,金质的器皿中浮着吉祥的露水,延年益寿的玉札秘藏着仙经。 白云谣之后,人们难以和唱,不知何时能再遇见你,再次聆听你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同社太史汤嘉宾的情景,通过“龙门”、“莲社”、“潘舆”等意象,展现了汤嘉宾的高贵身份和孝行美德。诗中“金茎浮瑞露”、“玉札秘仙经”等句,寓意着对汤嘉宾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未来的期待。结尾的“白云谣后人难和”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与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