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三日对雪时值圣母万寿与陈裕所同赋禁用雪套

黯黯严寒旅思催,香醪兽炭对衔杯。 慈云偏向蓬莱绕,宝雨遥从佛国来。 六管浮灰将变律,千门残笛暗惊梅。 欲观净土琉璃界,更上西风百尺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黯黯:形容天气阴沉。
  • 旅思:旅途中的思绪。
  • 香醪:美酒。
  • 兽炭:制成兽形的炭,用以取暖。
  • 慈云:比喻佛教中慈悲的云。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
  • 宝雨:佛教中指佛说法时,天降的甘露。
  • 佛国: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 六管:古代用来观测节气变化的仪器。
  • 浮灰:指六管中的灰,随节气变化而浮动。
  • 变律:指节气的变化。
  • 千门:形容门户众多。
  • 残笛:断断续续的笛声。
  • 惊梅:指笛声惊动了梅花,暗示梅花即将开放。
  • 净土: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 琉璃界:佛教中指极乐世界的境界。
  • 百尺台:高台。

翻译

阴沉的严寒催促着旅途中的思绪,我与陈裕所一同对着美酒和兽形炭火举杯。慈祥的云彩仿佛围绕着仙山蓬莱,宝雨似乎从佛国遥远地降临。六管中的灰即将指示节气的变化,千家万户中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声,暗暗惊动了即将开放的梅花。我想要观赏那净土般的琉璃世界,便更上一层楼,站在百尺高台上,迎着西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前三日的雪景,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如“慈云”、“宝雨”、“佛国”、“净土”和“琉璃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如“六管浮灰”、“千门残笛”和“惊梅”,表达了诗人对节气变化的敏感和对梅花开放的期待。结尾的“百尺台”则象征着诗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感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