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雨阻郊游同韩孟郁集张孟奇斋头得枝字

踏青郊外负前期,浮白斋头对故知。 燕草断肠还细雨,湘兰无路寄哀词。 辟兵处处闻鼙鼓,绩命年年长鬓丝。 休咏四愁添旅思,越禽偏爱向南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午日:端午节。
  • 踏青:春天到郊外散步游玩。
  • 负前期:错过了预定的日期。
  • 浮白:饮酒。
  • 燕草:燕地的草,这里指北方的草。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湘兰:湘江的兰花,这里指南方的兰花。
  • 辟兵:避免战争。
  • 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和大鼓,这里指战争的鼓声。
  • 绩命:为国家效力,这里指为国捐躯。
  • 鬓丝:鬓角的头发,比喻年老。
  • 四愁:指忧愁。
  • 越禽:越地的鸟,这里指南方的鸟。
  • 向南枝:指向南方的树枝,比喻思乡之情。

翻译

端午节那天,我因雨未能如约去郊外踏青,只好在张孟奇的斋头与老朋友韩孟郁饮酒。北方的草在细雨中显得更加凄凉,让人心碎;南方的兰花虽美,却无法寄去我的哀思。到处都听得到战争的鼓声,人们为了国家而牺牲,岁月流逝,我的鬓角也渐渐长出了白发。不要再吟咏那些增添旅愁的诗句了,南方的鸟儿却偏偏爱向着南方的树枝飞去,仿佛也在思念着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节因雨未能出游的遗憾,以及与故知相聚时的深情。诗中通过“燕草”与“湘兰”的对比,表达了南北之间的思念与哀愁。同时,战争的阴影和岁月的流逝,增添了诗中的忧国忧民之情。结尾以“越禽向南枝”的意象,巧妙地寄托了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和平的渴望。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