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临淮生六人赴京陆好德

· 郑真
丰姿梧竹见清修,一卷周诗志欲酬。 晓日当厨催鼎馔,夜蟾照席挂灯篝。 铸成铁砚频携手,会使朱衣独点头。 上舍御前春释褐,家声好继?亭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丰姿:美好的风度神采。
  • 梧竹:梧桐与竹子,常用来比喻高洁或清雅。
  • 清修:指品行高洁。
  • 鼎馔:指精美的食物。
  • 灯篝:古代照明用的灯笼。
  • 铸成铁砚:比喻学业有成,坚定不移。
  • 朱衣:古代指考试官。
  • 上舍:古代国子监的宿舍。
  • 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 ?亭侯:古代的官职名。

翻译

你的风度和神采如同梧桐与竹子般高洁清雅,怀揣着一卷《周诗》,志向远大。 早晨的阳光照进厨房,催促着准备精美的食物;夜晚的月光照在席上,挂起了灯笼。 你的学业如同铸成的铁砚般坚定,必将得到考官的认可。 在国子监的宿舍里,春天你将脱去平民的衣服,开始担任官职。 愿你的家族声誉能像?亭侯一样,代代相传。

赏析

这首诗是郑真赠给即将赴京的六位临淮生的勉励之作。诗中,郑真以梧竹比喻他们的清雅风度,以铁砚比喻他们坚定的学业,表达了对他们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描绘晓日、夜蟾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庄重的送别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