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陈节判叔铭过临淮惠紫团参一本作诗贻吴教授
上党人参五叶齐,紫团山顶碧云西。
来寻金线重楼草,教斸丹厓五色泥。
具体宛然分手足,按方时许入刀圭。
悬知上药无炮炙,解使仙翁寿域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潞州:古地名,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
- 节判:古代官职名,负责司法审判。
- 叔铭:人名,陈节判的字。
- 临淮:古地名,今安徽省凤阳县一带。
- 紫团参: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产自紫团山。
- 金线重楼草:一种草药名。
- 斸(zhú):挖掘。
- 丹厓:红色的山崖。
- 五色泥:五彩斑斓的泥土。
- 具体:这里指人参的形态。
- 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
- 悬知:预知,料想。
- 炮炙:中药的炮制方法。
- 寿域:长寿的境地。
翻译
在潞州,陈节判叔铭经过临淮时,赠予我一本珍贵的紫团参,这参生长在紫团山的西边,那里的碧云缭绕。他来寻找金线重楼草,教导我在红色的山崖上挖掘五彩斑斓的泥土。人参的形态宛如人形,仿佛有手有脚,按照药方,它可以被精确地切割成药末。我预知这种上等药材无需经过复杂的炮制过程,就能帮助仙翁达到长寿的境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陈节判叔铭赠予作者紫团参的情景,并赞美了紫团参的珍贵与功效。诗中通过对紫团参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珍贵与稀有。同时,通过对人参形态的比喻,表达了对其药效的期待。最后,诗人预言这种药材无需复杂炮制即可发挥其神奇功效,体现了对自然药物的信任与推崇。
郑真的其他作品
- 《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 》 —— [ 明 ] 郑真
- 《 七月望日黄仲瑱先生计偕录跋语且以近体诗见示因用韵别作一诗以谢 其二 》 —— [ 明 ] 郑真
- 《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 —— [ 明 ] 郑真
- 《 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 》 —— [ 明 ] 郑真
- 《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 —— [ 明 ] 郑真
- 《 上金太守府尊一首 》 —— [ 明 ] 郑真
- 《 题五马图 》 —— [ 明 ] 郑真
- 《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 —— [ 明 ] 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