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十六首

芒砀山前气结龙,干戈天地各争雄。 尽收人杰摧强楚,倡义谁知是董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芒砀山: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古代著名的战略要地。
  • 气结龙:比喻形势紧张,如同龙气凝聚,预示着重大事件的发生。
  • 干戈:古代兵器的总称,这里指战争。
  • 人杰:杰出的人才。
  • :摧毁,打败。
  • 强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国力强盛而著名。
  • 倡义:倡导正义。
  • 董公:可能是指董仲舒,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翻译

芒砀山前,形势紧张如同龙气凝聚,天地间各方英雄争霸。 尽数收揽杰出人才,共同摧毁强大的楚国,谁知倡导正义的却是董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与英雄的场景,通过“芒砀山前气结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战前的紧张气氛。诗中“干戈天地各争雄”进一步以战争为背景,展现了各方英雄的争霸局面。后两句“尽收人杰摧强楚,倡义谁知是董公”则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并意外地揭示了董公在倡导正义中的关键作用,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复杂性。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