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汉书十七首

东海萧生射策时,栖栖何事抱关为。 岂知师傅持衡日,不是承恩是履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考生需回答策问。
  • 栖栖:形容忙碌不安的样子。
  • 抱关:守关,比喻担任小官或守卫边疆。
  • 师傅:此处指担任皇帝或太子的老师。
  • 持衡:掌握权衡,指掌握权力。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履危:面临危险。

翻译

东海的萧生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为何如此忙碌不安地守着边关。他哪里知道,当他成为皇帝或太子的老师,掌握权力的时候,那不是因为受到恩宠,而是面临着极大的危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萧生在不同阶段的境遇,揭示了权力背后的危险。诗中“射策时”与“持衡日”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追求功名的起点,后者则是权力巅峰的象征。然而,“不是承恩是履危”一句,深刻指出了权力的双刃剑性质,即使在得到恩宠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表达了作者对权力游戏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