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十六首

汾阳将略早登坛,免胄能令虏胆寒。 声伎却因名相减,立功容易处功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汾阳:地名,今山西省汾阳市,这里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因其封号为汾阳郡王。
  • 将略:军事才能。
  • 登坛:古代举行仪式时,登上坛台,这里指郭子仪被任命为将领。
  • 免胄:脱下头盔,表示和平或尊敬。
  • 虏胆寒:使敌人感到恐惧。
  • 声伎:指音乐和舞蹈,这里可能指郭子仪的文艺爱好。
  • 名相减:名声因某些原因而受损。
  • 立功:建立功勋。
  • 处功难:保持功勋或处理功勋带来的问题很困难。

翻译

郭子仪的军事才能早在被任命为将领时就已显露,他脱下头盔的举动足以让敌人感到恐惧。然而,他的文艺爱好却因为某些原因使他的名声受损,可见建立功勋容易,但要处理好功勋带来的问题却非常困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郭子仪的评价,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同时也指出了功成名就后可能面临的困境。诗中“免胄能令虏胆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郭子仪的威武之姿,而“声伎却因名相减”则反映了功名背后的复杂性。最后一句“立功容易处功难”深刻地揭示了功勋背后的难题,表达了作者对功成名就者处境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