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梧州郡城奉和管慕云太史管时分守苍梧

南交十月早霜微,云物苍苍拂曙晖。 地险戍楼依郭转,时平烽火近郊稀。 海门蜃散千艘集,铜柱烟和独鹤归。 百队貔貅閒战斗,空多营马入秋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交:指南方边远地区。
  • 十月早霜微:十月份南方边远地区早来的轻微霜冻。
  • 云物苍苍:云彩显得苍茫。
  • 拂曙晖:拂晓时分的阳光。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城墙。
  • 时平:时局平静。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近郊稀:近郊的烽火稀少,表示战事不多。
  • 海门:海口,指海边的门户。
  • 蜃散:蜃景消散。
  • 千艘集:许多船只聚集。
  • 铜柱:古代用于标记边界的铜制柱子。
  • 独鹤归:孤独的鹤飞回。
  • 百队貔貅:指许多勇猛的军队。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 閒战斗:闲置不用战斗。
  • 营马入秋肥:军营中的马匹在秋天变得肥壮。

翻译

在南方边远地区,十月的早霜还微不足道,苍茫的云彩拂过黎明的阳光。地势险要的戍楼依傍着城墙旋转,时局平静,近郊的烽火已稀少。海边的门户,蜃景消散后,千艘船只聚集,铜柱边烟雾缭绕,孤独的鹤飞回。许多勇猛的军队闲置不用,战斗的机会少,而军营中的马匹在秋天变得肥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南方边疆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军事设施的描写,展现了边疆的平和与繁荣。诗中“南交十月早霜微”和“云物苍苍拂曙晖”描绘了南方的气候特点,而“戍楼依郭转”和“烽火近郊稀”则反映了边疆的安宁。后两句通过“海门蜃散千艘集”和“铜柱烟和独鹤归”进一步以海景和边疆标志物来象征和平与繁荣。最后,“百队貔貅閒战斗,空多营马入秋肥”则通过对比闲置的军队和肥壮的马匹,暗示了边疆的富饶和军队的闲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和平景象的赞美和欣慰。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