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二首

教衍三天竺,门当五老峰。 人烟行处僻,幽意坐来重。 篱落闻猿挂,溪沙阅虎踪。 唯余池畔水,一为洗尘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教衍:佛教教义的传播。
  • 三天竺:指印度,佛教的发源地。
  • 五老峰:山峰名,此处指东林寺所在地的山峰。
  • 人烟:指人家的炊烟,代指居民。
  • 幽意:幽静的意境或感受。
  • 篱落:篱笆。
  • 猿挂:猿猴挂在树上。
  • 溪沙:溪边的沙地。
  • 虎踪:老虎的足迹。
  • 唯余:只剩下。
  • 池畔:池塘边。
  • 洗尘容:洗净尘世的容颜,比喻净化心灵。

翻译

佛教教义源自遥远的印度,而这座寺庙正对着壮丽的五老峰。 居民的炊烟在远处稀疏,坐在这里,幽静的感觉愈发浓重。 篱笆间可以听到猿猴挂在树上的声音,溪边的沙地上留有老虎的足迹。 只剩下池塘边的水,仿佛能洗净我这尘世的容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的幽静与超脱尘世的氛围。通过对比人烟的稀少与自然的丰富,诗人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篱落闻猿挂,溪沙阅虎踪”生动地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而“唯余池畔水,一为洗尘容”则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通过自然净化心灵的主题。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邓云霄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