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州:地名,今安徽省宿州市。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 墓田:墓地。
- 宿草:隔年的草。
- 墟里:村落。
- 新烟:指清明节时人们焚烧纸钱等祭品的烟雾。
- 野哭:在野外哭泣,指人们在墓地祭拜时的哀哭。
- 泫然:形容泪流满面的样子。
- 离魂:指离开身体的灵魂,这里比喻悲伤至极。
- 舞蝶:飞舞的蝴蝶,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
- 洒血:比喻极度悲伤,泪如血滴。
- 啼鹃:杜鹃鸟的啼叫,常用来象征哀怨。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远天:遥远的天际。
翻译
墓地上的草还是去年的枯黄,村落里已经升起了清明祭扫的新烟。 野外传来人们的哭泣声,春天的游客也不禁泪流满面。 离散的魂魄仿佛与舞动的蝴蝶交织,悲伤的泪水如同血滴染红了啼叫的杜鹃。 后山岭上的平坦山路,在微茫中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凉景象,通过对墓地、村落、野哭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诗中“离魂交舞蝶,洒血染啼鹃”运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将悲伤的情感形象化,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邓云霄对节令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