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前二日过隆中访马康庄太史九逵计部昆秀留酌别业
隆中佳气郁菁葱,胜地重来访二龙。
留客筵前邀宝月,清言堂上歇歌钟。
花生火树芙蓉艳,春入金尊琥珀浓。
得附名家称伯仲,埙篪同调共噰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元宵节的前一天。
- 隆中: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 郁菁葱:形容植物茂盛,生机勃勃。
- 二龙:比喻两位杰出的人物,此处指马康庄太史和九逵计部昆秀。
- 宝月:明亮的月光。
- 歇歌钟:停止了歌唱和钟声,指宴会上的音乐和歌唱停止。
- 火树:形容灯火辉煌,如同树上开满了花。
- 芙蓉艳:形容灯火或花朵的艳丽。
- 金尊:金色的酒杯。
- 琥珀浓:形容酒色深如琥珀。
- 伯仲: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比喻地位或水平相近。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比喻和谐的音调。
- 噰噰:形容声音和谐悦耳。
翻译
元宵节前两天,我来到隆中,这里景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我再次访问了两位杰出的人物,马康庄太史和九逵计部昆秀。在宴席上,我们邀请了明亮的月光作伴,宴会上的音乐和歌唱已经停止,我们畅谈至深夜。灯火辉煌,如同树上开满了艳丽的花朵,春天的气息融入了金色的酒杯中,酒色深如琥珀。我有幸与这些名门望族的人称兄道弟,我们的关系和谐如埙篪之音,悦耳动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邓云霄在元宵节前访问隆中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隆中佳气郁菁葱”一句,既描绘了隆中的自然景色,又暗含了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赞美。通过“访二龙”、“留客筵前”等句,展现了诗人与当地名士的深厚友情和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诗的结尾,以“埙篪同调共噰噰”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采。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拟古杂体十九首并序古思边 》 —— [ 明 ] 邓云霄
- 《 湘水深 》 —— [ 明 ] 邓云霄
- 《 苏汝载自故乡来得韩孟郁寄札小斋留酌远忆孟郁兼话珠江别时事分得四支 》 —— [ 明 ] 邓云霄
- 《 己未元日雨 》 —— [ 明 ] 邓云霄
- 《 拟古杂体十九首并序古思边 》 —— [ 明 ] 邓云霄
- 《 洞庭湖畔吊君山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竹粉 》 —— [ 明 ] 邓云霄
- 《 戊午五月八日招博罗张孟奇尹冲玄洪约吾温瑞明泛舟篁溪观竞渡余与陈美用同集笙歌士女之盛不减龙潭乐而共赋以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为韵得六言十首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