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前二日过隆中访马康庄太史九逵计部昆秀留酌别业

隆中佳气郁菁葱,胜地重来访二龙。 留客筵前邀宝月,清言堂上歇歌钟。 花生火树芙蓉艳,春入金尊琥珀浓。 得附名家称伯仲,埙篪同调共噰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元宵节的前一天。
  • 隆中: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 郁菁葱:形容植物茂盛,生机勃勃。
  • 二龙:比喻两位杰出的人物,此处指马康庄太史和九逵计部昆秀。
  • 宝月:明亮的月光。
  • 歇歌钟:停止了歌唱和钟声,指宴会上的音乐和歌唱停止。
  • 火树:形容灯火辉煌,如同树上开满了花。
  • 芙蓉艳:形容灯火或花朵的艳丽。
  • 金尊:金色的酒杯。
  • 琥珀浓:形容酒色深如琥珀。
  • 伯仲: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比喻地位或水平相近。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比喻和谐的音调。
  • 噰噰:形容声音和谐悦耳。

翻译

元宵节前两天,我来到隆中,这里景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我再次访问了两位杰出的人物,马康庄太史和九逵计部昆秀。在宴席上,我们邀请了明亮的月光作伴,宴会上的音乐和歌唱已经停止,我们畅谈至深夜。灯火辉煌,如同树上开满了艳丽的花朵,春天的气息融入了金色的酒杯中,酒色深如琥珀。我有幸与这些名门望族的人称兄道弟,我们的关系和谐如埙篪之音,悦耳动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邓云霄在元宵节前访问隆中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隆中佳气郁菁葱”一句,既描绘了隆中的自然景色,又暗含了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赞美。通过“访二龙”、“留客筵前”等句,展现了诗人与当地名士的深厚友情和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诗的结尾,以“埙篪同调共噰噰”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采。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