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竹堂参戎死征播之战父子僮仆并命者十四人幕府上功节烈已明恤典犹薄余心悲焉为赋此诗
忠孝遥怜萃一门,战场能有几人存?
勒军电绕双龙剑,退舍星沉五丈原。
马革游魂悲绝塞,羽林孤子哭荒村。
新皇雨露深如海,谁为排云叫九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挽:悼念。
- 参戎:参谋军事的官职。
- 征播:征讨播州(今贵州遵义)的叛乱。
- 并命:一同殉职。
- 幕府:指军队的指挥部。
- 恤典:对死者的抚恤和追赠。
- 勒军:指挥军队。
- 电绕双龙剑:形容指挥迅速如电,剑光如龙。
- 退舍:撤退的营地。
- 五丈原: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三国时期诸葛亮病逝之地。
- 马革:指战死沙场的将士。
- 羽林:皇帝的禁卫军。
- 孤子:失去父亲的孩子。
- 新皇:新即位的皇帝。
-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
- 九阍:九重天门,比喻朝廷。
翻译
悼念杨竹堂参谋军事在征讨播州的战斗中牺牲,他及他的父子、僮仆共十四人一同殉职。军队的指挥部已经上报了他们的功绩和节烈,但抚恤和追赠的待遇仍然不足。我内心深感悲伤,为此写下这首诗。
忠孝之情远近皆知,聚集在一家门中,战场上有几人能够幸存?指挥军队如电光环绕双龙剑,撤退的营地如星辰沉落在五丈原。战死沙场的将士游魂悲叹于边塞,羽林军的孤子在荒村中哭泣。新皇帝的恩泽深如海,谁能为我排云而上,向朝廷呼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杨竹堂及其家族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功绩未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诗中运用了“电绕双龙剑”、“星沉五丈原”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惨烈和将士的英勇。末句“新皇雨露深如海,谁为排云叫九阍?”则抒发了对新皇帝恩泽的期待,同时表达了对朝廷未能给予足够恤典的不满和呼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忠烈之士的崇敬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