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来亭歌为王木仲太史赋

王君卜筑东海头,松关竹径林塘幽。白日闲门无俗客,虚亭惟有片云留。 云从何来自泰岱,触石崇朝成沾䨴。下覆重溟接蜃楼,上蒸寥廓翻鹏背。 主人呼吸元气通,岱宗渤海盘心胸,指挥列缺奔丰隆。 当年龙蛰且高卧,云物缭绕纷相从。团团映户如车盖,玉叶金枝铺锦绘。 五色斜飞素凤笺,一綖摇曳博山烟。已荣松竹褰萝牖,又送神仙到木天。 木天缥缈蓬莱里,三径难忘泉石美。梦逐行云夜夜归,回首岱宗气常紫。 共道时来解作霖,谁知出岫本无心。功成去问任公子,缘野平泉云更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 松关竹径:松树和竹子构成的小径。
  • 林塘:林中的池塘。
  • 虚亭:空旷的亭子。
  • 泰岱:泰山。
  • 触石崇朝:石头上早晨的露水。
  • 沾䨴:湿润。
  • 重溟:深海。
  • 蜃楼:海市蜃楼。
  • 寥廓:广阔无垠。
  • 鹏背:大鹏的背。
  • 列缺:闪电。
  • 丰隆:雷声。
  • 龙蛰:龙潜伏。
  • 云物:云彩。
  • 车盖:车篷。
  • 玉叶金枝:比喻贵族。
  • 锦绘:华丽的图画。
  • 素凤笺:白色的凤凰纸。
  • 一綖:一线。
  • 博山烟:博山炉中的烟。
  • 褰萝牖:拉开藤萝覆盖的窗户。
  • 木天:指仙境。
  • 缥缈:隐约不清。
  • 三径:小路。
  • 泉石:山泉和石头。
  • 行云:流动的云。
  • 岱宗:泰山。
  • 作霖:降雨。
  • 出岫:云出山。
  • 任公子:传说中的人物,能驾驭云雨。
  • 缘野平泉:沿着田野和平原。

翻译

王君选择在东海头建造房屋,松树和竹子构成的小径,林中的池塘幽静。白天,这扇门很少有俗人来访,空旷的亭子里只有一片云停留。 云从泰山而来,早晨的露水湿润了石头。它覆盖着深海,连接着海市蜃楼,又升腾至广阔无垠的天空,仿佛翻腾在大鹏的背上。 主人与天地元气相通,泰山和渤海都装在他的心中,指挥着闪电和雷声。 当年龙潜伏且高卧,云彩缭绕纷至沓来。云团映照着门户,如同车篷,玉叶金枝铺成华丽的图画。 五色的云斜飞在白色的凤凰纸上,一线摇曳着博山炉中的烟。已经荣幸地拉开藤萝覆盖的窗户,又送神仙到仙境。 仙境隐约不清,蓬莱之中,三条小路让人难忘山泉和石头的美。梦随着流动的云夜夜归来,回首泰山,气息常紫。 人们都说云来是为了降雨,但谁知云出山本来就没有心意。功成之后去问任公子,沿着田野和平原,云更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君在东海头幽静的居所,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诗中,云彩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从泰山飘来,覆盖深海,连接仙境,象征着主人的高洁和超脱。通过云彩的变化,诗人展现了主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赞美。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