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示儿复升

· 郑真
山城独卧碧云深,把镜频嗟鬓雪侵。 俸米无余贫亦好,丹砂有约病难禁。 浩歌夜半悲弹铗,胜赏年来负盍簪。 造化小儿真薄相,青衫竟老岁寒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频嗟:频繁叹息。
  • 鬓雪侵:鬓发如雪,指年老。
  • 俸米:官员的薪水,这里指工资。
  • 丹砂:朱砂,这里可能指炼丹或药物。
  • 胜赏:美好的赏赐或享受。
  • 盍簪:古代的一种头饰,这里可能指聚会或社交。
  • 造化小儿:指命运或自然的力量。
  • 薄相:指命运不佳或生活艰难。
  •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或学子的服装,这里指身份低微。
  • 岁寒心:比喻在困境中保持的坚强意志。

翻译

在山城中独自躺卧,四周碧云深锁,我频繁地对着镜子叹息,感叹鬓发如雪,岁月已老。 虽然工资不多,生活贫困,但这样的生活也还算好,只是病痛难忍,与丹砂之约难以实现。 夜半时分,我悲歌弹剑,享受美好的时光却辜负了朋友的聚会。 命运之神真是对我不够眷顾,我这身青衫终究要老去,但我的心志在岁寒中依旧坚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山城独居时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贫困生活的接受和对病痛的无奈。诗中,“频嗟鬓雪侵”一句,既描绘了作者年老的形象,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句中的“俸米无余贫亦好”展示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而“丹砂有约病难禁”则反映了对健康状况的无奈。最后两句“造化小儿真薄相,青衫竟老岁寒心”则是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强意志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与豁达。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