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怀:抒发情怀。
- 示儿复升:给儿子复升看的诗。
- 牵衣:拉着衣服,表示依依不舍。
- 长淮:指淮河。
- 恨不归:遗憾不能回家。
- 芝兰:比喻优秀的子弟。
- 雨露:比喻恩泽。
- 桥梓:比喻父子,桥指父,梓指子。
-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
- 孝养:孝顺父母,供养父母。
- 菽水:豆和水,指简单的饮食,比喻清贫的生活。
- 寸草:小草,比喻微小的东西。
-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或恩情。
翻译
当年在路边依依不舍地拉着你的衣服,千里之外的淮河让我遗憾不能回家。庭院中的芝兰虽受雨露滋润,但山中的父子自然光彩照人。幸运的是祖先的事业得以延续,孝顺供养父母虽有违清贫,但并不感到惭愧。期待你归来时能一笑,必须凭借微小的努力来报答如春日阳光般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真写给儿子复升的,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和对家族传承的期望。诗中通过“牵衣”、“恨不归”等词语,描绘了诗人对儿子的深情和离别的遗憾。同时,以“芝兰”、“桥梓”比喻家族的优秀子弟和父子关系,强调了家族的荣耀和传承。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儿子归来的期待,以及对儿子将来能够孝顺报恩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父爱的深沉和家族观念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