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史宪副行可见寄

· 郑真
往日曾过傍水轩,长桥古木蔼云村。 广文尚觉襟期在,丞相多应世泽存。 灯火论交重解榻,松萝托好喜登门。 老来复作江湖别,花竹何如独乐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宪副:古代官名,指副职。
  • 行可: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茂盛的样子。
  • 广文:指学识广博的文人。
  • 襟期:抱负,志愿。
  •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或首相。
  • 世泽:祖先的恩泽。
  • 解榻:指解下床榻,表示留宿。
  • 松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或高洁。
  • 托好:依托于好的环境或人。
  • 独乐园:指独自享受的乐园,也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园林。

翻译

往日曾经过傍水的小轩,长桥与古木在云村中显得茂盛。 广博的文人尚且觉得抱负犹存,丞相也多应感受到祖先的恩泽。 灯火下论交情,重又解下床榻留宿,松萝依托于好的环境,喜于登门拜访。 老来又作江湖之别,花竹虽美,又怎能比得上独自享受的乐园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长桥古木蔼云村”描绘了宁静而古朴的乡村景象,而“广文尚觉襟期在”和“丞相多应世泽存”则展现了诗人对文人抱负和家族恩泽的思考。结尾的“花竹何如独乐园”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