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边写怀二首

· 郑真
天风杂沓响琳球,千里长淮赋远游。 自愧科名登上国,多怜归梦绕瀛洲。 城笳声撼芸窗暮,邻火光寒草舍秋。 樗散襟期天所放,荒台遗迹认庄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杂沓(zá tà):纷杂繁多。
  • 琳球:美玉,这里比喻美妙的音乐。
  • 科名:科举考试的名次。
  • 上国:指京城。
  •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遥远的家乡。
  • 城笳:城中的号角声。
  • 芸窗:书房的窗户,代指读书的地方。
  • 樗散:比喻无用之才,自谦之词。
  • 襟期:抱负,志向。
  • 天所放:天意所赐予的自由。
  • 庄周:即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翻译

天风中传来琳琅般的美妙音乐,千里之外的长淮河是我远游的地方。自愧于科举考试在京城获得名次,更多的是怜惜那遥远的家乡梦回瀛洲。城中的号角声在傍晚撼动着书房的窗户,邻家的火光在秋夜中使草舍显得更加寒冷。我这无用之才的抱负是天意所赐予的自由,荒台上的遗迹让我想起了庄子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游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天风杂沓响琳球”以美妙的音乐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文通过对科举、家乡、读书环境和自身境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后,诗人以庄子的思想自比,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