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弋阳主簿林敬伯

· 郑真
学省中都接帝庭,襟期多幸共谈经。 可应绝笔伤麟获,自许闻韶叶凤鸣。 绮席笑倾春酒碧,云床忆对夜灯青。 老来撰述成何用,耒德堂深问勒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í):赠送。
  • 弋阳:地名,位于今江西省。
  • 主簿:古代官职名,负责文书工作。
  • 林敬伯: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学省:指国子监,古代的最高学府。
  • 中都:指京城。
  • 帝庭:皇帝的朝堂。
  • 襟期:抱负,志向。
  • 谈经:讨论经典学问。
  • 绝笔:停止写作,这里指不再写作。
  • 伤麟获:传说孔子因见麒麟被捕而停止编写《春秋》,这里比喻停止写作。
  • 闻韶:听到美妙的音乐,这里指听到美好的言论或学问。
  • 叶凤鸣:凤凰的鸣叫,比喻美好的言论或学问。
  • 绮席:华丽的席子,这里指宴会。
  • 春酒:春天的酒。
  • 云床:高雅的床榻,这里指休息的地方。
  • 夜灯青:夜晚的灯光。
  • 撰述:写作,著述。
  • 耒德堂:可能是诗人的书斋名。
  • 勒铭:刻写铭文,这里指留下文字记录。

翻译

在国子监与帝庭相近的地方,有幸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讨论经典。 或许应该停止写作,因为已经达到了孔子见麒麟而不再编写《春秋》的境界,自然也听到了如凤凰鸣叫般美好的学问。 在华丽的宴会上笑着畅饮春酒,回到高雅的床榻上,夜晚的灯光下回忆往事。 年老之后,我的著作又有何用呢?只能在深邃的耒德堂中,询问是否留下了文字记录。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学省中都接帝庭”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崇高追求,“襟期多幸共谈经”则体现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的喜悦。后文通过“绝笔伤麟获”和“闻韶叶凤鸣”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自我期许。结尾的“老来撰述成何用”反映了对著作价值的反思,而“耒德堂深问勒铭”则透露出对留名后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学识与情怀。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