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凤阳李太守朝京

· 郑真
龙衮煌煌咫尺天,侍仪双引簉班联。 虞廷共仰明君圣,汉室频夸大守贤。 内宴恩承瑶席醴,宫袍香染玉炉烟。 莺花淮海春三月,五马东风候早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衮(lóng gǔn):古代帝王的礼服。
  • 煌煌:明亮耀眼的样子。
  • 咫尺天:形容距离非常近,仿佛触手可及。
  • 侍仪:侍奉礼仪。
  • 双引:两人并排引导。
  • 簉班联:指官员的行列。
  • 虞廷:指古代的朝廷。
  • 明君:贤明的君主。
  • 汉室:指汉朝,这里泛指朝廷。
  • 大守:指地方长官,如太守。
  • 瑶席醴:指珍贵的宴席和美酒。
  • 宫袍:宫廷中的服饰。
  • 玉炉烟:指宫廷中的香炉,烟雾缭绕。
  • 莺花:指春天的景象,莺歌燕舞,花团锦簇。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
  • 东风:春风。

翻译

帝王的礼服辉煌耀眼,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的天际,侍奉礼仪的官员两人并排引导,行列整齐。在古代的朝廷中,我们共同仰望着贤明的君主,汉朝的朝廷频频赞扬地方长官的贤能。在内宴上,恩宠如同珍贵的宴席和美酒,宫廷中的服饰香染着玉炉的烟雾。春天的三月,淮海之地莺歌燕舞,花团锦簇,五马太守随春风早早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官员李太守朝见皇帝的盛况,通过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辉煌。诗中“龙衮煌煌咫尺天”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天子的近在咫尺,而“虞廷共仰明君圣”则表达了对贤明君主的敬仰。后两句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寓意着太守的贤能和归来的喜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朝廷和贤臣的赞美之情。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