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癸亥九月二日与府学赖先生登宋相王钦若墓既归作长短歌一首以示

· 郑真
峨峨独山南,萧萧白杨树。石灶砑然如水深,云是宋相王公钦若墓。 相君逮事真宗朝,千载云龙夸际遇。平生赐百结,胡然饱奸妒。 寇公社稷勋,谬指为孤注。西戎南牧正纷争,澶渊雪耻当用兵。 逆探上意纵谈说,天书封禅夸太平。大梁都城千骑出,来向西宫祠太乙。 肆令玄教逞虚无,栋宇煌煌耀丹碧。吁嗟匡国无良图,九死岂足湔余辜。 君恩敕葬纪勋绩,断碑扛去空龟趺。三百年来子孙绝,翁仲无言遭发掘。 玉鱼金椀出人间,伤心忍作狐兔穴。石为羊虎卧苍苔,斧凿巉岩留半折。 春深谁复酹寒浆,杜宇斜阳恨流血。老翁耕种携锄来,为言过者休悲哀。 沧海桑田今几度,金谷铜驼安在哉。君不闻巩洛山陵一抔土,渡江南来荒草莽。 攒宫古木常冬青,越客扳号泪如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峨:形容山势高耸。
  • 石灶:石头做成的炉灶,这里指墓前的石制祭台。
  • 砑然:形容石头光滑的样子。
  • 相君:对宰相的尊称。
  • 逮事:指在某个时期任职。
  • 际遇:机遇,遭遇。
  • 百结:指多次的赏赐。
  • 孤注:赌博时最后一注,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手段。
  • 澶渊:古代地名,今河南濮阳一带。
  • 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
  • 太乙:古代神话中的星神。
  • 玄教:指道教。
  • 翁仲:古代对老人的尊称。
  • 玉鱼金椀:指珍贵的陪葬品。
  • 攒宫:古代帝王陵墓的一种形式。
  • 越客:指远方的客人。

翻译

在独山的南面,高耸的山峰下,白杨树萧萧作响。那里有一个石头做成的祭台,光滑如水,据说是宋朝宰相王钦若的墓地。

这位宰相曾在真宗朝任职,享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一生中得到了无数的赏赐,但内心却充满了奸诈和嫉妒。他错误地将寇准的社稷之功视为孤注一掷。

在西戎和南牧纷争之时,澶渊之战应当用兵雪耻,但他却揣测上意,纵谈天书封禅,夸耀太平。在大梁都城中,千骑出动,前往西宫祭祀太乙,让道教的虚无之说得以盛行,建筑辉煌,色彩斑斓。

唉,他匡扶国家的良策缺失,九死一生也难以洗清他的罪孽。君恩赐予的葬礼记录了他的功绩,但断碑被扛走,只剩下空空的龟趺。

三百年来,他的子孙已经断绝,墓前的石像无言,遭受挖掘。珍贵的陪葬品如玉鱼金椀出现在人间,令人伤心的是,这里成了狐兔的巢穴。石制的羊虎躺在苍苔上,斧凿的痕迹半折。

春深时节,谁还会来祭奠这寒冷的墓地,杜宇在斜阳中悲鸣,血泪如雨。老翁带着锄头来耕种,告诉过路的人不要悲伤。沧海桑田,变迁无常,金谷铜驼又在哪里呢?

你没听说巩洛山陵只是一抔黄土,渡江南来,荒草丛生。攒宫的古木常绿,远方的客人泪如雨下,悲痛欲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宋相王钦若墓地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命运。诗中,郑真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衰败的感慨。通过对墓地的描写,诗人不仅回顾了王钦若的一生,也隐喻了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悲欢。诗的结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往昔的哀思和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