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竹粉

书传关塞近如何,遥见宾鸿阵阵过。 雪窖海边斜系帛,锦纹天外倩飞梭。 迹分苍颉阶前鸟,巧换山阴院里鹅。 几幅练裙堪点染,潇湘空阔静无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书传:书信传递。
  • 关塞:边关要塞。
  • 宾鸿:指大雁,古人认为大雁是传递书信的使者。
  • 阵阵:形容大雁飞行时排列成行的样子。
  • 雪窖:指北方寒冷的地方。
  • 斜系帛:斜挂着丝绸,这里指书信。
  • 锦纹:织有美丽花纹的锦缎。
  • 天外:形容遥远的地方。
  • :请,借助。
  • 飞梭:快速穿梭的织布工具,比喻书信传递迅速。
  • 苍颉:传说中的古代文字创造者。
  • 阶前鸟:指文字,比喻书信。
  • 山阴院里鹅:指王羲之的《兰亭序》,这里比喻书信内容高雅。
  • 练裙:白色的裙子,比喻书信纸张。
  • 点染:点缀,装饰。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空阔:空旷辽阔。
  • 静无波:平静无波澜。

翻译

书信从边关传来,近况如何?远远望见大雁排列成行飞过。在寒冷的海边,书信斜挂着丝绸,如同天边美丽的锦缎借助飞梭迅速传递。书信上的文字如同苍颉阶前的鸟迹,巧妙地转换成山阴院中的鹅书(《兰亭序》)。几页洁白的信纸可供点缀装饰,湖南的潇湘之地空旷辽阔,水面平静无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书信传递的场景,描绘了边关与内地的联系,以及书信所带来的文化与情感交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宾鸿”、“雪窖”、“锦纹”等,展现了书信的珍贵与传递的艰难。同时,通过“苍颉阶前鸟”与“山阴院里鹅”的比喻,表达了书信内容的高雅与文化的传承。最后,以“潇湘空阔静无波”作结,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书信所带来的心灵平静与远方思念的情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