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参军戎行
烽火起边亭,赤书飞汉京。
良家微六郡,选骑出幽并。
穷秋塞草绝,杀气正凭陵。
令严畏失道,刁斗昼夜惊。
风云布奇阵,追逐纵游兵。
一战谷蠡馘,再战骨都平。
三战单于获,长驱幕北庭。
洗兵临瀚海,登封侈汉铭。
请缨酬素志,爵赏讵为荣。
但令麟阁上,千载垂雄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赤书:红色的文书,指紧急的军情报告。
- 良家:指清白人家。
- 六郡:指汉代的六个郡,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 选骑:精选的骑兵。
- 幽并:古代地名,指幽州和并州,泛指北方边疆。
- 穷秋:深秋。
- 凭陵:侵扰。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时或警戒。
- 谷蠡:古代匈奴官名。
- 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
- 骨都:古代匈奴官名。
- 单于: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
- 幕北:古代匈奴的都城。
- 洗兵:指战争结束,清洗兵器。
- 瀚海:古代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
- 登封:指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仪式。
- 侈汉铭:指汉代的铭文,这里指记载功绩的文字。
- 请缨:请求出战。
- 素志:平素的志向。
- 爵赏:爵位和赏赐。
- 麟阁:指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后多以“麒麟阁”或“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
翻译
边疆的烽火燃起,红色的紧急文书飞传至京城。清白人家的子弟从六郡中被挑选出来,精选的骑兵从幽州和并州出发。深秋时节,塞外的草地已经枯黄,杀气腾腾的战气正侵扰着边境。军令严明,士兵们害怕迷路,白天黑夜都紧张地敲打着刁斗。风云变幻中布下奇妙的阵法,追逐着游走的敌兵。一次战斗中割取了谷蠡的左耳,再次战斗中平定了骨都,第三次战斗中俘获了单于,长驱直入匈奴的都城。战争结束后,兵器在瀚海中清洗,汉朝的铭文记载了这辉煌的功绩。请求出战以实现平素的志向,爵位和赏赐又怎能算是荣耀。只希望在麒麟阁上,千秋万代留下雄壮的名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激烈场面和将士们的英勇事迹。通过“烽火”、“赤书”等词语,迅速勾勒出战争的紧迫感;而“良家”、“选骑”则展现了士兵的出身和精锐。诗中“穷秋塞草绝,杀气正凭陵”一句,以深秋的荒凉和杀气的逼人来渲染战争的残酷。后文通过连续的战斗描写,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战果的辉煌,最终以“麟阁上,千载垂雄名”作为结尾,表达了将士们不求个人荣华,只愿留名青史的崇高志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边塞诗的豪迈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