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徵君养疾

肃肃秋气清,团团珠露溥。 河汉西南斜,寒虫鸣下土。 卧疾时暇豫,俛仰怀今古。 鱼腹葬三闾,牛口困五羖。 荷筱未为劳,执戟良独苦。 不材远斧斤,善鸣资鼎釜。 柔弱以全生,斯理竟谁睹。 至人远垢氛,灵明溢丹府。 何必参与苓,随时事参补。 床头有素琴,居閒时一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肃肃:形容风声或气氛的严肃。
  • 团团:形容露珠圆润。
  • 珠露:露珠。
  • (pǔ):普遍,遍布。
  • 河汉:银河。
  • :倾斜,这里指银河的位置偏斜。
  • 寒虫:秋天的虫子。
  • 下土:地面。
  • 暇豫:闲适,悠闲。
  • 俛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的短暂。
  • 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闾大夫。
  • 五羖:指百里奚,因其曾被卖为五张羊皮的奴隶。
  • 荷筱:荷,扛;筱,小竹子,这里指劳作。
  • 执戟:持戟,指武士或军人。
  • 斧斤:斧头,这里指被砍伐。
  • 鼎釜:烹饪用具,这里指被烹饪。
  • 柔弱:柔软弱小。
  • 全生:保全生命。
  • 垢氛:污浊的气氛。
  • 丹府:心脏,这里指内心。
  • 参与苓:参与,参与其中;苓,一种草药,这里指参与补药的制作。
  • 素琴:无装饰的琴。

翻译

秋天的气息严肃而清新,露珠圆润遍布。银河斜挂在西南,寒虫在地面上鸣叫。卧病在床时感到闲适,低头抬头间怀念古今。屈原葬身鱼腹,百里奚困于牛口。扛着小竹子劳作不算辛苦,但持戟的军人却很苦。不被砍伐的树木远离斧头,善于鸣叫的鸟儿却要被烹饪。柔软弱小可以保全生命,这道理又有谁能看到。至人远离污浊的气氛,内心的灵明充盈。不必参与制作补药,随着时事进行参补。床头有一把无装饰的琴,闲暇时可以抚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古今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鱼腹葬三闾,牛口困五羖”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提出了“柔弱以全生”的哲理,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