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郭外长江江外烟,三山真见落青天。
潮翻雪屋明还灭,云荡寒崖断复连。
望去蓬壶今远近,漫劳方士访神仙。
乘秋尚忆停桡处,不信灵风解引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濒(bīn):接近,临近。
- 金陵:今南京。
- 分赋:分别赋诗。
- 都下:京都,这里指南京。
- 丹青:绘画。
- 行色:出行的情景。
- 技痒:形容有技艺想要施展的冲动。
- 蓬壶:传说中的仙山。
- 方士:古代指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
- 停桡(ráo):停船。
- 灵风:神灵之风,这里指自然的风。
翻译
我即将离开金陵,各位词客分别赋诗,描绘京都的名胜,并绘成图画,以壮我行色。船中无事,我翻开画册阅读,忽然技痒,便赋诗酬答,共得二十八景诗,每景一首。这是关于谢公墩的诗:
城郭外是长江,长江外是烟雾,三山仿佛真的落在青天之外。 潮水翻涌,雪白的浪花明亮又消失,云雾飘荡,寒冷的悬崖时断时续。 远望蓬壶仙山,不知远近,也就不必劳烦方士去访求神仙。 乘着秋风,我还记得停船的地方,却不相信灵风能引导船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金陵城外的长江景色,通过“潮翻雪屋”、“云荡寒崖”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江景的壮阔与变幻。诗中“望去蓬壶今远近,漫劳方士访神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尘世的超脱,而结尾的“不信灵风解引船”则透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