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除夕书怀

守岁孤灯夜欲徂,冯唐郎署胡为乎。 寻常有愿非狂诞,四十无闻愧丈夫。 转觉风云多后进,空嗟犬马老长途。 年年牢落看人意,莫怪高歌击唾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未:指农历丁未年,即1907年。
  •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 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指待到半夜钟声敲响之后,才能安睡,以祈求来年平安、健康。
  • 孤灯:孤独的灯火,常用来形容孤独或寂寞的夜晚。
  • (cú):过去,逝去。
  • 冯唐: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因其年老未得重用而著名。
  • 郎署:古代官署名,指郎官的办公地点。
  • 胡为乎:为何,为什么。
  • 寻常:平常,普通。
  • 狂诞:狂妄,荒诞。
  • 四十无闻:指人到四十岁还没有成就或名声。
  • 丈夫:男子,这里指成年男子。
  • 转觉:反而觉得。
  • 风云:比喻变化莫测的时局或形势。
  • 后进:后来的人,这里指年轻一代。
  • 犬马:比喻忠诚或低贱的人。
  • 老长途:比喻长时间的努力或奋斗。
  • 牢落:孤独,落寞。
  • 高歌:大声歌唱。
  • 击唾壶:敲打唾壶,形容激昂慷慨的情绪。

翻译

在丁未年的除夕之夜,我孤独地守着即将熄灭的灯火。我不禁思考,像冯唐那样年老在郎署中又有何意义呢?我虽有平常的愿望,但并不狂妄荒诞;然而到了四十岁还默默无闻,实在愧对一个成年男子的身份。反而觉得在变幻莫测的时局中,年轻一代正崭露头角,而我却像忠诚的犬马一样,在漫长的旅途中老去。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感到孤独和落寞,这似乎成了别人的期待;因此,我不怪自己大声歌唱,敲打唾壶来表达内心的激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反思。通过对比冯唐的遭遇和自己的处境,作者表达了对年华老去、事业无成的忧虑。诗中“转觉风云多后进,空嗟犬马老长途”一句,既展现了时代变迁下新旧交替的感慨,也透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作者以“高歌击唾壶”来宣泄内心的激昂与不甘,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