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三首效西昆体一颂雪

水精帘卷对华觞,湛湛冰壶琥珀光。 四座宾朋梁国苑,一堂词翰谢家郎。 翻歌转觉银筝冷,逐舞轻随玉袖扬。 已俪幽兰裁楚调,不须更学寿阳妆。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精帘:用透明如水晶的材料制成的帘子。
  • 华觞:华丽的酒杯。
  • 湛湛:清澈透明的样子。
  •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
  • 琥珀光:琥珀色的光芒,这里形容酒光。
  • 梁国苑:指宴会场所,梁国是古代地名,苑指园林。
  • 谢家郎:指才华横溢的文人,谢家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族。
  • 银筝:一种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 玉袖:美人的衣袖,这里指舞蹈。
  • :匹配,比配。
  • 幽兰:兰花,常用来比喻高洁。
  • 楚调:楚地的音乐,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寿阳妆:古代女子的一种妆饰,这里指不需要额外的装饰。

翻译

水精帘轻轻卷起,对着华丽的酒杯,清澈如冰壶中的琥珀色光芒。宴会设在梁国的园林中,四座的宾朋,一堂的文人墨客,才华横溢如谢家的才子。歌声翻飞,银筝的音乐似乎也变得冷清,轻盈的舞步随着玉袖的扬起而飘动。歌声已与幽兰般高洁的楚调相匹配,不需要再学寿阳妆那样繁复的装饰。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雪为背景,通过对宴会场面的描绘,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情景。诗中“水精帘卷对华觞”等句,以清澈透明的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氛围。后文通过对音乐、舞蹈的描写,进一步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文人的才情与风雅。结尾“已俪幽兰裁楚调,不须更学寿阳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于繁复世俗的超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