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瓦官寺观竹酌赋

同人喜于野,素尚敦夙秉。 选胜到城南,顿入清凉境。 悬梦一径幽,秀竹千竿挺。 不见火龙飞,但看苍玉映。 微风度万叶,天籁自寥迥。 青浮白氎巾,绿动金杯影。 扫地坐莓苔,一片罗茵净。 伊蒲行素盘,晚饭催清磬。 夕阳斜透林,侧布金光竟。 淹留澹爽襟,宴笑开谈柄。 曰余寡谐俗,此君得吾性。 游非三湘远,迹偶七贤并。 陶然羲皇上,诸虑已尽屏。 愿截翠琅玕,吹笙踏缑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尚:平素的志向。
  • 敦夙秉:坚守早年的秉性。
  •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
  • 悬梦:形容景象如梦如幻。
  • 火龙飞:比喻烈日炎炎。
  • 苍玉映:形容竹子青翠如玉。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 寥迥:遥远而空旷。
  • 白氎巾:白色的细棉布巾。
  • 罗茵净:形容地面干净如茵。
  • 伊蒲行素盘:指简单的素食。
  • 侧布金光竟:形容夕阳透过树林的金色光芒。
  • 淹留:停留。
  • 澹爽襟:心情平静舒畅。
  • 谈柄:谈话的话题。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
  • 七贤并:指古代的七位贤人。
  • 羲皇上:指古代的羲皇,即伏羲。
  • 翠琅玕:翠绿的玉石,这里指竹子。
  • 缑岭:山名,这里指仙境。

翻译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喜欢在野外相聚,坚守着我们平素的志向和秉性。我们选择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位于城南,一进入便感到清凉宜人。一条幽静的小径如梦如幻,千竿秀竹挺拔直立。不见烈日炎炎,只看到青翠如玉的竹子映入眼帘。微风吹过万片竹叶,自然的声音在遥远而空旷中回响。青翠的竹影映在白色的细棉布巾上,绿色的竹叶在金杯的影子中摇曳。我们坐在干净如茵的地面,享受着一片宁静。简单的素食摆放在素盘上,晚饭时清脆的磬声催促着。夕阳斜照透过树林,金色的光芒洒满地面。我们停留在这里,心情平静舒畅,欢笑中开启了谈话的话题。我说自己不擅长与世俗和谐相处,但这些竹子却能理解我的性情。我们的游览虽不及三湘之地遥远,但这次偶遇却仿佛与古代的七位贤人同行。陶醉在这如羲皇时代般的宁静中,所有的忧虑都已抛诸脑后。我愿意截取这些翠绿的竹子,吹着笙,踏足仙境般的缑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在城南竹林中的清凉聚会,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于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悬梦一径幽,秀竹千竿挺”等句,以梦幻般的笔触勾勒出竹林的幽静与秀美,而“微风度万叶,天籁自寥迥”则进一步以天籁之音来衬托出竹林的宁静与深远。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净化的追求。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