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桂林图

· 郑真
爱看丹桂倚林皋,花下仙人白纻袍。 应为名家多积德,不因招隐赋离骚。 鹤巢声出青云表,蟾窟香传玉宇高。 忆向西风曾折取,待君初度醉挥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桂:一种红色的桂花,香气浓郁。
  • 林皋:林中的高地。
  • 白纻袍:用白纻(一种细麻布)制成的袍子,这里指仙人穿着的衣物。
  • 招隐:招引隐士。
  • 赋离骚:创作《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里指创作高水平的诗文。
  • 鹤巢:鹤的巢穴,常用来象征高洁。
  • 青云表:比喻高远的地方。
  • 蟾窟:月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
  • 玉宇: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华丽的宫殿。
  • 挥毫:挥动毛笔,指书写或绘画。

翻译

喜爱观赏那红艳的桂花倚靠在林中的高地,花下的仙人穿着白色的纻袍。这应该是因为家族多有积德,而不是因为招引隐士来创作《离骚》。鹤巢的鸣声从高远的青云之上传来,月宫中的香气传到了华丽的玉宇之中。回忆起曾在西风中折取桂花,等待你的初次到来,醉意中挥毫作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通过桂花、仙人、鹤巢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丹桂倚林皋”和“花下仙人白纻袍”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鹤巢和蟾窟的描绘,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