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图

· 郑真
淮山落木正萧萧,梦里瀛洲碧海遥。 止愿归来茅屋底,夜凉明月听吹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遥远而美好的地方。
  • 茅屋:简陋的房屋,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淮河两岸的山上,落叶随着秋风飘落,发出萧萧的声音。在梦中,我仿佛看到了遥远的碧海和仙境般的瀛洲。我内心深处只愿回到那简朴的茅屋之下,夜晚凉爽时,在明亮的月光下静静地聆听吹箫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淮山秋景和梦境中的瀛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萧萧”二字,既描绘了秋风落叶的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