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五首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拼音

所属合集

#水调歌头

注释

杨生子掞(yàn,shàn,yǎn):即杨子掞,曾于京师从张惠言受学。 东风:春风。 事:理由,目的。 妆:妆点,点缀。 阅:欣赏。 惟有月钩斜句:倒语,本为“惟有斜月钩,闲来阅遍花影。” 铁笛:典自朱熹《铁笛亭诗序》:“侍郎胡明仲,尝与武夷山隐者刘君兼道游,刘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故胡公诗有‘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之句。” 香雪:即梅花。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澈:明澈,澄澈。 玉城:又称玉京,神仙所居之地。 清影:霞影。 即:到达。 飘然去句:同后二句,典自《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槎(chá),木筏。 东皇:即东君,司春之神。 芳意:春意。 韶华:一意春光,一意美好年华。 芳草不曾遮句:意为春光不曾远去,依然在你我身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风:春风。
  • 妆出:打扮出来。
  • 万重花:形容繁多的花朵。
  • 阅遍:看遍。
  • 月钩斜:弯弯的月牙。
  • 江南铁笛:指有金属质地的笛子,可能象征着坚毅或高雅。
  • 香雪:清香如雪的花朵。
  • 玉城霞:形容美如仙境的云霞。
  • 清影渺难即:清冷的月影难以触及。
  • 飞絮:柳絮飘飞。
  • 泛云槎:乘云舟在天空中漂浮。
  • 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 韶华:美好的青春时光。
  • 花外春来路:春天来临的小径。

翻译

春风无事可做,却打扮出无数的花朵。闲暇时我欣赏着花影,只见弯月挂在天边。我有一支来自江南的铁笛,想要倚在一枝香气四溢的雪白花朵旁,吹响它,直到云霞映照的天空清澈无比。那清冷的月影遥不可及,而满天的柳絮漫天飞舞。

我们悠然离去,你我一同乘坐云端的轻舟。春神东皇微笑着对我们说,这芬芳的情意究竟属于谁呢?难道春天的花开又落,春风的来去,就代表着青春的消逝吗?小径之外,春天依然踏着芳草而来。

赏析

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日的美好与流转。诗人以东风、繁花、月钩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寄托——江南铁笛与香雪,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光的惬意与超脱,而“难道……便了却韶华?”则揭示了对青春易逝的深沉思考。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张惠言词作的艺术魅力。

张惠言

清江苏武进人,字皋文,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初工骈文,词藻极美。又工词,为常州词派创始人。后治古文,学韩愈、欧阳修,号为阳湖派古文。再进而治经学,深于《易》、《礼》,卓然为经师。工篆书。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易候》、《茗柯文编》、《茗柯词》。又选有《词选》、《七十家赋钞》。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