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王日都招集跨龙山斋

紫翠台临宛削成,春筵迟我此宵情。 鳌灯海上连三岛,渔篴波间弄一声。 暖入玉壶冰渐解,香生兰渚酒初倾。 倚阑恍挟飞仙辈,畅饮中天对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灯夕: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 王日都: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跨龙山斋:地名,可能是王日都的居所或聚会地点。
  • 紫翠台:指高台,因其颜色而得名。
  • 宛削成:形容台子像是被巧妙地削成。
  • 鳌灯:指元宵节时的大型灯笼,形状似鳌。
  • 三岛: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
  • 渔篴:渔笛,渔人吹奏的笛子。
  • 玉壶:指精美的酒壶。
  • 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这里指饮酒的地方。
  • 飞仙辈:指仙人或超凡脱俗的人物。

翻译

在元宵节的夜晚,王日都邀请我来到跨龙山斋。 高台从紫翠中巧妙削成,春日的宴席在这夜晚等待着我。 海上的鳌灯如同连接着神话中的三座仙岛,渔笛在波涛间吹奏出一声悠扬。 温暖的酒液在玉壶中渐渐融化冰冷,兰花盛开的水边,酒香四溢。 倚着栏杆,仿佛与仙人一同飞翔,畅饮于中天,对着明亮的月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宴会场景,通过“紫翠台”、“鳌灯”、“渔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暖入玉壶冰渐解”一句,巧妙地以冰的融化比喻酒的温暖,表达了宴会中的温馨与惬意。结尾的“倚阑恍挟飞仙辈,畅饮中天对月明”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向往,与仙人共饮,对月畅谈,意境深远。

赵焞夫

赵焞夫,字裕子。番禺人,一作从化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著有《草亭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