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李公珣下访言别一首

林间懒慢閒人卧,花外传呼太守来。 谈对不离经国语,席前俱是慕贤怀。 龙将曲巷题荀里,凤引高车耀陆台。 良牧无由淹坐啸,春江巳近饯芳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郡守:古代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李公珣: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黄省曾:明代文人,本诗作者。
  • 懒慢:懒散,不急躁。
  • 閒人:闲人,指无事可做的人。
  • 太守:古代对郡守的尊称。
  • 经国语:指关于国家治理的言论。
  • 慕贤怀:对贤人的敬仰之情。
  • 龙将曲巷:比喻李公珣的到来如同龙降临小巷,显得尊贵而不同寻常。
  • 题荀里:在荀子的故乡题字,表示对荀子的尊敬。
  • 凤引高车:比喻李公珣的座驾高贵,如同凤凰引领。
  • 陆台:指陆机和陆云,两位著名的文学家,这里用来比喻李公珣的文学造诣。
  • 良牧:好官,这里指李公珣。
  • 淹坐啸:长时间停留,坐而吟啸,表示留恋。
  • 春江巳近:春天的江水已经临近,指时节。
  • 饯芳杯:饯行时用的酒杯,这里指为李公珣饯行。

翻译

我这个懒散的闲人,在林间悠闲地躺着,忽然听到外面传呼,原来是郡守李公珣来访。我们交谈的内容不离国家大事,席间大家都是对贤人的敬仰之情。李公珣的到来,如同龙降临小巷,在荀子的故乡题字,又如凤凰引领高车,显得尊贵非凡。可惜这位好官不能久留,春天的江水已经临近,我们只能用芳香的酒杯为他饯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文人黄省曾在林间闲卧时,郡守李公珣突然来访的情景。诗中,黄省曾以“懒慢閒人”自居,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李公珣的到来,不仅打破了他的宁静,也带来了关于国家治理的深刻讨论,显示了李公珣的贤能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诗中运用了“龙将曲巷”、“凤引高车”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李公珣的尊贵和文学造诣。结尾处,黄省曾表达了对李公珣不能久留的遗憾,以及为他饯行的深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贤人的敬仰和对离别的感慨。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