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祢生:指东汉文学家祢衡,此处比喻有才华的人。
- 剌:古代的一种名片。
- 龙门:比喻地位高的人或重要的场合。
- 艺苑:文学艺术荟萃的地方,比喻文坛。
- 紫庭:指皇宫,也泛指高贵的场所。
- 风节:风度和气节。
- 嵩云:嵩山上的云,嵩山是五岳之一,位于河南,象征着高贵和神圣。
- 河色:河流的颜色,此处指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海日江春:海上的日出和江边的春景,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旅颜:旅途中的面容,指旅途中的疲惫或期待。
- 鱼目换珠:比喻以次充好,此处反其意而用之,表示得到了真正的珍宝。
翻译
祢衡的名片怀中已灭,为何还欣喜地攀登龙门。 在艺苑中你的才名独步天下,紫庭中风节更是无人能及。 嵩山的云和黄河的颜色中,我们感受到了露气的清新。 海上的日出和江边的春景,慰藉了旅人的面容。 作为客人,我今天欢喜得无法言表, 竟然能以鱼目换得珍珠,真是意外之喜。
赏析
这首诗是黄省曾赠给大司马王廷相的作品,表达了对王廷相才华和风节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龙门”、“艺苑”、“紫庭”等,来描绘王廷相的高贵地位和卓越才华。同时,通过“嵩云河色”、“海日江春”等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王廷相清新脱俗气质的敬仰。最后,以“鱼目换珠”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能够结识王廷相这样的贤人的喜悦和荣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情怀。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黄省曾的其他作品
- 《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五十八 彭城老父 》 —— [ 明 ] 黄省曾
- 《 闺情二首 其二 》 —— [ 明 ] 黄省曾
- 《 葵之轩赠四明张仪部乃翁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 —— [ 明 ] 黄省曾
- 《 自石屋洞至法相寺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雨花台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夕佳轩一首 》 —— [ 明 ] 黄省曾
- 《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八十二 袁闳 》 —— [ 明 ] 黄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