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萱堂为梁伯用题

· 邓林
高堂慈母雪盈头,膝下佳儿子职修。 寸草自怜难报德,丛萱偏尔解忘忧。 延年丹熟红云起,介寿杯深绿蚁浮。 遥想花边行乐处,板舆丝竹日优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萱堂:敬献给母亲的居所。
  • 梁伯用: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邓林: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 高堂:指母亲的居所,也代指母亲。
  • 慈母:慈爱的母亲。
  • 雪盈头:形容母亲头发如雪,指母亲年老。
  • 膝下:指子女在父母身边。
  • 佳儿:优秀的儿子。
  • 子职:子女的职责,这里指孝顺。
  • 寸草:比喻微小的东西,这里比喻子女。
  • 自怜:自我怜悯。
  • 丛萱:指母亲的居所,萱草是忘忧草,这里比喻母亲的居所是忘忧之地。
  • 偏尔:偏偏,却。
  • 解忘忧:能够忘却忧愁。
  • 延年丹:传说中能延年益寿的丹药。
  • 红云起:形容延年丹炼成时烟雾缭绕的样子。
  • 介寿:祝寿。
  • 杯深:指酒杯中酒满。
  • 绿蚁浮:形容酒面上漂浮的泡沫,绿蚁是酒的别称。
  • 花边:花丛旁边。
  • 行乐:寻欢作乐。
  • 板舆:古代的一种车辆,这里指乘坐板舆。
  • 丝竹:指音乐。
  • 日优游:每天悠闲自在。

翻译

在高堂之上,慈爱的母亲白发苍苍,膝下有优秀的儿子尽孝顺之责。微小的子女自怜难以报答母亲的恩德,而母亲的居所却偏偏能让人忘却忧愁。延年益寿的丹药炼成,烟雾缭绕如红云升起,祝寿的酒杯中酒满,泡沫漂浮如绿蚁。遥想在花丛旁寻欢作乐的场景,乘坐板舆,伴随着丝竹音乐,每天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孝顺之情。诗中通过“高堂慈母”、“膝下佳儿”等意象,展现了母慈子孝的美好场景。同时,“寸草自怜难报德”一句,深刻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恩德的感激与无力回报的愧疚。后两句则通过想象,描绘了母亲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生活,寄托了对母亲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