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斋见贶诗韵三首

· 邓林
忆年三五在妆台,曾亦东涂西抹来。 今日头颅成老丑,平生意气转迟回。 桐琴只作南音写,芰服还依旧样裁。 尊酒论文重许我,雅怀从此为君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kuàng):赐予,赠予。
  • 诗韵:指按照一定的韵律格式创作的诗。
  • 三五:指十五岁,古代女子十五岁为及笄之年。
  • 妆台:梳妆台,指女子打扮的地方。
  • 东涂西抹:随意涂抹,形容年轻时无忧无虑,随意打扮。
  • 头颅:指人的头部,这里比喻年纪。
  • 老丑:形容年老色衰。
  • 意气:意志和气概。
  • 迟回:迟疑,犹豫。
  • 桐琴:用桐木制作的琴,这里泛指琴。
  • 南音:南方的音乐,这里指琴声。
  • 芰服:用芰叶制成的衣服,这里指旧时的衣服。
  • 旧样:旧时的样式。
  • 尊酒:敬酒。
  • 论文:讨论文学。
  • 雅怀:高雅的情怀。

翻译

回忆起十五岁时在梳妆台前,也曾无忧无虑地随意打扮。如今头颅已显老态,平生的意志和气概也变得迟疑。桐木琴只能弹奏南方的音乐,芰叶衣服还是按照旧时的样式裁剪。敬酒讨论文学,你再次邀请我,你的高雅情怀从此为我敞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无忧无虑与年老时的迟疑,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东涂西抹”与“头颅成老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后两句则通过“桐琴”与“芰服”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雅怀的赞赏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