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学斋为沈布政之子赋

· 邓林
人之生也真而静,为学心偏与静宜。 巷里柴门长掩处,眼中俗子未来时。 鸟啼花落韶华暮,琴罢香销昼漏迟。 勉读尔书成尔德,而翁簪组望佳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静学斋:指一个安静学习的地方。
  • 布政: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长官。
  • 韶华暮:指美好的时光即将结束。
  • 昼漏迟:指白天的时间流逝得慢。
  • 簪组: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职。

翻译

人生本应真实而宁静,学习时心灵更适宜静谧。 在巷子深处,柴门常掩,俗世之人未来打扰。 鸟儿啼鸣,花儿飘落,美好时光即将逝去, 琴声停止,香烟消散,白昼似乎变得漫长。 努力读书,培养你的品德,你的父亲身居官职,期待你成为优秀的儿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一个静谧的学习环境和对学习的推崇。诗中通过对比宁静的学习场所与外界的喧嚣,强调了静心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诗人鼓励沈布政的儿子要努力学习,以不辜负其父的期望。诗的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学习的尊重和对后代的期望。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