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节妇诗

· 邓林
结发有成言,白头永相保。 娈娈红芳年,良人逝何蚤。 誓欲同穴归,高堂阿母老。 况有黄口儿,呱呱在襁褓。 忍死称未亡,全此父母道。 或言人在世,轻尘栖弱草。 及时不改图,容颜岂长好。 妇闻仰天呼,青天日杲杲。 肯同魏皙为,坐视纲常倒。 容华固可怜,节义尤当宝。 我闻节妇言,清风起襟抱。 霜林见劲松,滓泽有芳藻。 作诗讽薄俗,共俾还熙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发:古代女子成年时,将头发束起,表示成年。这里指女子成年时与丈夫结婚。
  • 娈娈:美好的样子。
  • 红芳年:指女子青春年华。
  • 良人:古代对丈夫的称呼。
  • 同穴归:指夫妻死后合葬。
  • 高堂:指父母。
  • 黄口儿:指幼儿。
  • 呱呱:婴儿哭声。
  •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 未亡:指寡妇。
  • 轻尘栖弱草:比喻人生短暂,像尘埃落在脆弱的草上。
  • 改图:改变主意或计划。
  • 日杲杲:形容阳光明亮。
  • 魏皙:人名,具体不详。
  • 纲常:指社会伦理道德。
  • 容华:指女子的美貌。
  • 节义:指坚守贞节和道义。
  • 滓泽:污浊的水域。
  • 芳藻:指水中的美丽植物。
  • :用言语劝告或批评。
  • 薄俗:指浅薄的风俗。
  • 熙皞:光明照耀。

翻译

我与丈夫在成年时结婚,曾有白头到老的誓言。她美好的青春年华,却早早失去了丈夫。她发誓要与丈夫合葬,但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还有年幼的孩子,在襁褓中哭泣。她忍痛自称为未亡人,坚守着对父母的孝道。有人说人生短暂如尘埃落草,应及时改变主意,美貌不会长久。她听后仰天呼喊,阳光明媚。她宁愿像魏皙那样,也不愿看到道德沦丧。美貌固然可爱,但贞节和道义更应珍视。我听到这位节妇的话,感到清风拂面。在霜雪覆盖的森林中,松树依然坚韧;在污浊的水域中,仍有美丽的植物。我写这首诗来批评浅薄的风俗,希望人们能回到光明照耀的道路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节妇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贞节和孝道的故事,展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如将人生比作“轻尘栖弱草”,将节妇的坚守比作“霜林见劲松”,突出了节妇的坚韧和不易。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俗的批评和对道德回归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作品。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