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之瑞

· 郑潜
送子京师去,宣文阁下行。 温然文翰质,藉甚典书名。 苜蓿朝餐薄,梅花夜梦清。 授经双白璧,珍重淑诸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师:指当时的首都,即北京。
  • 宣文阁:明代的一个机构,可能与文化教育有关。
  • 文翰:指文学和书法。
  • 藉甚:非常,极其。
  • 典书:指经典的书籍。
  • 苜蓿:一种植物,常用来喂养牲畜,这里可能指简单的食物。
  • 双白璧:比喻珍贵的学生或弟子。

翻译

送你前往京师,走在宣文阁下。 你温和的文学和书法才华,极其著名于经典书籍之中。 早餐简单如苜蓿,夜晚梦见清新的梅花。 传授经书给两位珍贵的学生,珍重地教导着他们。

赏析

这首作品是郑潜送别董之瑞前往京师的诗。诗中赞美了董之瑞的文学和书法才华,以及他在经典书籍方面的卓越名声。通过“苜蓿朝餐薄,梅花夜梦清”这样的对比描写,展现了董之瑞简朴的生活和清高的品格。最后两句“授经双白璧,珍重淑诸生”则表达了对董之瑞教育工作的尊重和对其学生的珍视,整体上表达了对董之瑞的深厚敬意和美好祝愿。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