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

· 郑潜
七曲清陂障断流,农家篱落半沙洲。 数声长乐疏钟晚,栖凤桥边景最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棹歌:船歌,划船时唱的歌。
  • 清陂:清澈的池塘。
  • 障断流:阻断了水流。
  • 篱落:篱笆。
  • 沙洲:水中的沙岛。
  • 长乐:指长乐寺,古代寺庙名。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栖凤桥:桥名,可能因传说或景观而得名。

翻译

在七曲清澈的池塘边,水流被阻断,农家的篱笆半遮半掩地环绕着沙洲。傍晚时分,远处长乐寺传来稀疏的钟声,而栖凤桥边的景色最为幽静迷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通过“七曲清陂障断流”和“农家篱落半沙洲”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傍晚时分的“疏钟”声,更增添了一丝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一句“栖凤桥边景最幽”,点出了诗人心目中最美的景致,表达了对幽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