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

弱龄诵其诗,如咏国风歌。 缘情去雕饰,峥嵘障颓波。 每展襟情悦,宛尔挹藤萝。 神契犹旦夕,千载何足多。 今兹溯言旨,道在颜闵科。 欲谂知音人,抒藻写岩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龄:年轻时。
  • 缘情:因情感而发。
  • 雕饰:修饰,装饰。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比喻诗文风格雄健。
  • 障颓波:阻挡颓废的潮流。
  • 展襟情悦:展开胸怀,心情愉悦。
  • 宛尔:仿佛,好像。
  • 挹藤萝:用手捧取藤萝,比喻亲近自然。
  • 神契:心灵相通。
  • 旦夕:早晚,比喻时间短暂。
  • 溯言旨:追溯言语的深意。
  • 颜闵科:颜回和闵损,两位孔子的弟子,此处指儒家经典。
  • :告诉,告知。
  • 抒藻:发挥文采。
  • 岩阿:山岩之下,指隐居之地。

翻译

年轻时读陶渊明的诗,就像吟咏国风一样自然。他的诗因情感而发,不加雕饰,风格雄健,阻挡了颓废的潮流。每次展开胸怀,心情愉悦,仿佛可以亲近自然,用手捧取藤萝。心灵与陶渊明相通,仿佛旦夕之间,千年也不足为奇。现在追溯他的言辞深意,发现他的道在儒家经典之中。想要告诉知音人,发挥文采,表达在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诗歌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钦佩。作者通过回忆年轻时读陶诗的情景,展现了陶诗的自然、真挚和雄健风格,以及其对颓废潮流的阻挡。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与陶渊明心灵相通的感觉,以及对儒家经典的认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